2009年3月27日 星期五

Gloomy Sunday



關於這首歌,有太多的故事,傳說中許多人聽了這首歌而自殺,而原版已經不可考。
我也找過很多版本,至少有次我聽到某個版本後,就吐了。
這個版本是電影<狂琴難了>,我覺得很好聽,而且聽完沒事,所以請大家欣賞。

這裡有轉載一些簡介

特別的創作及發行背景

  在七十年前,亦即是1933年,一位名叫Rezso Seress (1899—1968)的匈牙利作曲家一天與其未婚妻因意見不合而分手。在兩星期後的一天,天下著滂沱大雨,失落Seress望著雨點,嘆息了一句:「What a Gloomy Sunday! (真是一個絕望的星期天!)」,靈感卻突然如泉水湧現,三十分鐘後,他寫下了一首在音樂史上最淒美壯美的歌曲——《Gloomy Sunday》(憂鬱的星期天)。

  接著的一個月,Seress 為這首曲四出尋找出版商,卻被多番拒絕,其中一位出版商人說:「並不因為這是一首憂傷的歌曲,而是這曲所流露出來的那種可懾人心魄的絕望神緒,這對任何聽眾都沒有好處。」但在幾個星期後,他總於說服到一間發行商去發行此曲了。

  可是,之後兩三年所發生的事卻證明了當時那位出版商人所說的話不無道理。

首個悲劇的舞台——匈牙利布違佩斯

  Joseph Keller 是布達佩斯的一名制鞋匠,在1936年2月,他在自己的寓所自殺了。當地警方調查此案時,發現Joseph 所留下的遺書中有一段《Gloomy Sunday》 的歌詞,《Gloomy Sunday》一曲在這個時候第一次顯示了它的魔力。

  在《Gloomy Sunday》發行的那一年正值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其間。當時匈牙利的自殺率是全世界之首,那個時候,自殺並不是一件太罕見的事。可是當《Gloomy Sunday》發行後,很多的自殺案都跟這首曲扯上了關係。當地,有兩名自殺者在聽一隊吉普塞的樂隊演奏《Gloomy Sunday》時,因抵受不了它的刺激,當場吞槍自殺。又據當時傳媒的報導,有兩名紳士在夜總會聽樂隊演奏《Gloomy Sunday》,可是此曲令他們頭痛不已,他們在離開夜總會時,竟拿出手槍,向著自己的腦袋開了槍。

離奇的自殺案

  由於《Gloomy Sunday》的影響是如此的震撼,它流傳的速度極之迅速。就在同一年(1936年),它便由匈牙利流傳遍及歐洲和英美一帶,而且十分流行,在那時開始,有關《Gloomy Sunday》的自殺案便開始接二連三地在那一帶發生。

  在德國的首都柏林,一名年輕的售貨員在抄寫《Gloomy Sunday》的歌譜後竟上吊自盡,當時那名售貨員生活上是沒有任何困難的。在羅馬,一名正騎著自行車派報的報童在街上聽到一個乞丐在哼著《Gloomy Sunday》的調子,他竟立即停下車,把自己身上的所有金錢都給了那乞丐,並隨即走到附近的一條河邊投河自盡。

  在比利時,有一名匈牙利青年在酒吧邊喝酒邊聽著一隊樂隊演奏著的管弦樂,而當該隊樂隊演奏完《Gloomy Sunday》一曲後,他便因抵受不著該曲的刺激,忽然聲撕力竭地喊著,之後取出自己的手槍自殺身忙。當地警方在調查此案時,一名有參與調查的女警希望在《Gloomy Sunday》一曲中得到一點線索,可惜,該名女警亦慘被《Gloomy Sunday》一曲了結了生命。

  此外,在當時的自殺勝地的多瑙河,有相當多的人投河自盡時,手中緊持著《Gloomy Sunday》的歌詞或曲譜,其中年紀最小的,只是一名14歲的小女孩。不過,《Gloomy Sunday》的影響力可說是無年齡的限制,一年過八十的老人在自己的家中哼唱著《Gloomy Sunday》,可是她卻越哼越傷心,最後哭著的從七樓跳下,自殺身忙。

  在1940年,是《Gloomy Sunday》流入美國不久的時間,但已經被灌錄成唱片了,那首是由當時著名的爵士樂手Paul Robeson所演繹的英文版本。因此,《Gloomy Sunday》在美國的流行程度更勝於很多歐洲的國家。而因此,在當地與《Gloomy Sunday》有關的自殺案亦為數不少。

  在紐約,有一位漂亮的女打字員,平日性情活潑開朗。一天,她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她借了一張《Gloomy Sunday》的唱片回家聽。翌日,人們發現她的住所發生煤氣泄漏,而該名打字員就因為中煤氣毒而弊命了,在她的遺書中寫著:「我無法忍受這首的旋律,我現在只好告別人世了。《Gloomy Sunday》就是我的葬歌了。」

  而在首都華盛頓,在一個沙龍聚會,有一位剛成名的鋼琴家應邀出席並為聚會的來賓彈奏鋼琴樂曲。在出席中一位來賓突然收到她母親在車禍中死亡的消息,於是她便請那位鋼琴家演奏一曲《Gloomy Sunday》以哀悼她的母親。鋼琴家知道此曲之前所引起的眾多自殺案件,本來並不願意彈奏,可是在賓客的多番請求下,終於答應了。他帶點不快地開始彈奏《Gloomy Sunday》,就在演奏完後,他因為哀傷過度而心臟病發,最後不治死亡。?

  在發生了如此之多的離奇自殺案後,在一天《紐約時報》的頭條中竟出現了一條令人震驚的標題:「過百匈牙利人在《Gloomy Sunday》的影響下自殺」,如此的新聞一出,立即引起了各方的討論。在歐美等地,有不少精神學家、心理學家,甚至靈學家探討《Gloomy Sunday》一曲的影響,但亦無法對它作出完滿的解釋,亦不能制止自殺的案件繼續發生。

  Seress 眼見《Gloomy Sunday》如此知名,於是便向前度女友提出復合的要求,可惜,悲劇便發生了,這位女孩收到他的請求後的第二日便服毒自殺了,人們發現在她的屍體旁有一張上面寫著「Gloomy Sunday」二字的卡紙,她的死亦明顯地與《Gloomy Sunday》有關。

惟一的解決方法——禁播

  終於,英國的BBC電台決定禁播《Gloomy Sunday》,美國和歐洲的其他國家如法國、西班牙等亦隨即仿效英國。其後多國的電台更召開了一個特別的會議,決議是歐美各國聯會抵制《Gloomy Sunday》,並將原版銷毀了。但當時,作者Seress 並沒有對決議提出反對,甚至沒有表示任何不滿。

  在歐美所發生的自殺案果然明顯減少了,幾個月後,BBC 取消對《Gloomy Sunday》的禁播,不過播出的只是它的樂器版本。這個版本很快又被灌錄成唱片。而在1941年8月,這首樂曲由黑人女歌手Billie Holiday重新演繹,這個版本成為了最受歡迎的一個版本,直到現在。

禁播後自至現在

  可是仍有少數人經不起它的考驗而自尋短見,在紐約,有一名婦女在她的住所內服用了過量的巴比妥酸鹽(一種安眠鎮靜劑)而身忙,她死前用唱機重複地播放著《Gloomy Sunday》,直至死後,一名警員才被這重複的音樂聲引來。雖然這件自殺案不能肯定和《Gloomy Sunday》有關,不過警方亦不排除死者是因為聽了這首音樂後情緒低落而自殺的。

  有關《Gloomy Sunday》的自殺案越來少見。直到1968年,作者Rezso Seress因感到再不能創作出像《Gloomy Sunday》般優秀的樂曲而感到絕望。此時,他選擇了結束自己的生命——跳樓自殺,當時他是六十九歲。他臨死前後悔地說:「我真沒想到這首樂曲會令到如此多人自殺,讓我的靈魂到令一個世界去接受上帝的懲罰吧!」。他因為《Gloomy Sunday》而世界聞名,但亦因為它而斷送了生命。

  《Gloomy Sunday》一曲在Billie Holiday重灌後流行全世界,在最近的二三十年間,翻唱過此曲的歌手和演奏過此曲的樂隊不計其數,更有作家以此曲為題創作小說。在一些爵士音樂的節目中,仍不時可見到它的出現。

  ~《不可駕馭的音符》 周譽鎧(Contact)

Strange Things Will Happen



要是過了還不錯的一天 我都會聽這首歌
歌詞真是寫到心坎了
By The Radio Dept.

Today was a pretty day
No disappointments
No expectations on your whereabouts
And oh, did I let you go?
Did it finally show that strange things will happen if you let
them?

Today I didn't even try to hide
I'll stay here and never push things to the side
You can't reach me cause I'm way beyond you today

Today was a pretty day
Autumn comes with
These slight surprises where your life might twist and turn
Hope to unlearn
Strange things will happen
If you let them come around and stick around

Today I didn't even try to hide
I'll stay here and never push things to the side
Today I didn't even look to find
Something to put me in that peace of mind
You can't touch me cause I'm way beyond you today

2008年12月25日 星期四

Ladies and Gentlemen We are Floating in Space



最近常聽的歌 都會不自覺在捷運上輕輕的哼 by Spiritualized
MV是由很多電影片段組成的 剪接的很好


All I want in life's a little bit of love
To take the pain away
Getting strong today
A giant step each day

I've been told
Only fools rush in
Only fools rush in
But I don't believe,
I don't believe
I could still fall in love with you

I will love you till I die
And I will love you all the time
So please put your sweet hand in mine
And float in space and drift in time

All my time until I die,
We'll float in space just you and I
And I will love you till I die
And I will love you all the time
So please put your sweet hand in mine
We'll float in space just you and I

I love you today, I guess that's what you get
And I don't know where we are all going to
Everything happens today
And we're out here in space
And I don't know where we are all going to
I love you today, I guess that's what you get
And I don't know where we are all going to

2008年6月11日 星期三

Thom好想快點見到你

e.com/v/08_2eTj3wsA&hl=zh_TW">

這首是翻唱new order的歌 我很喜歡的一首歌

2008年5月27日 星期二

我選好口味了

最近終於把冰淇淋哲學看完了 我決定不要再讓我的鼓棒生灰塵


Stephen Morris50歲了 還依舊用力的慢慢的快快打

這首歌是Bernard Sumner在Ian辭世二十五週年,要送給他。

2008年3月22日 星期六

雖然說貼這篇有點晚 但是看了還是蠻感動的 是我在西班牙讀書的同學寄的mail

各位朋友們,

相信大家都知道這兩年我在西班牙求學,而當身在國外,很多時候對於台灣在國際上的弱勢,有很多深刻的感觸,這次台灣舉辦的公投,或許大家已經因為各政黨操作下,已經對於這個被污名化的公投沒有抱著太大的熱情,又或者許多其他因素,像是"投公投又不代表我們可以進入聯合國"這樣的認知,而不想去領公投票...

但,如果換個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當公投如果沒有通過,在國際上聽到的聲音並不是"臺灣人民因為各自的政治立場所以導致公投沒有通過"而是"台灣舉辦台灣(中華民國)入聯(返聯)公投並不得到台灣人民的認同"又或者是當公投沒有通過,最害怕發生的就是中國政府可以咨意的在國際組織上發言且錯誤解讀為"台灣人民並不想與中國分離後加入聯合國",這對一直以來,大家在世界各地或是在台灣國土上努力的點滴都可能因為國際上的錯誤解讀,而導致未來台灣在國際上持續或是惡化的情勢,但兩項都投,其實很矛盾,台灣只有一個,總統也只能當選一位,當然不可能以兩種不同的國名(台灣v.s中華民國)加入或返回兩次聯合國, 但,兩項合併成一項來看,問題便能簡化成:「你認為你是一個獨立國家(台灣國或中華民國)的公民嗎?如果是,你想加入聯合國嗎?」推動兩項都投的人,其實也是站在臺灣整體立場考量,而暫時把兩黨利益屏除的折衷作法。讓國際上知道"住在台灣的人,對加不加入聯合國這件事,關心嗎?",因此,希望各位朋友,不管你是支持哪個政黨候選人,都希望你們能夠領兩個公投案的票!!並支持台灣/中華民國入聯/返聯!!

希望各位朋友能夠花一點時間,將以下的文章看完,這是我們留歐學生會比利時學生會發起的一個活動的聲明稿,而這個活動是希望由世界各地的外國友人,花一點時間寫下對台灣加入聯合國的支持,進而讓在台灣國土上的臺灣人民知道,我們大家都在努力,讓國際上更多人知道台灣人民的心聲.謝謝各位的耐心,

祝平安喜樂,

范敏鈺



以下此文章引用於http://formosa.brl.idv.tw/

我們對於公投的立場與看法
2008/03/18
我們是一群分 散 在世界各地的台灣學生,我們其中有人已經畢業並且歸國打拼,也有還在海外唸書、以及在台灣就學,但是為了不放棄表達心中共同理念的機會,回到台灣參與此次的民主選舉。今天,我們呼籲大家一同支持這次的入 / 返聯公投提案: 台灣重返或加入聯合國的公投,關係到台灣的國際形象、也是台灣人民意志的表現;不論台灣內部對這個議題是如何分歧,是「中華民國返聯」、還是「以台灣名義入聯」。國際上其實只會有一個聲音:「台灣要進入聯合國」 (UN membership FOR TAIWAN) 。
兩個月前,我們開始發起 「台灣向前行 ─ 加入聯合國」的全球串聯活動, 我們透過 6 種語言網頁及 14 種語言的宣傳稿 ,邀請國際友人共同聲援台灣加入聯合國。目前來自世界各地的明信片都已陸續寄回到台灣,並於 3 月 15 日 開始在全台灣展覽,我們 希望台灣的朋友可以親身感受到這些遙遠堅定的支持,更希望這些來自世界各地持續的鼓勵(在正式加入聯合國前,都會持續下去)。可以燃起台灣人民表達自身意志的熱情以及自信。我們選擇用實際的行動,將海外台灣人以及世界友人對台灣加入聯合國的衷心祝福,化成可以看見並且觸碰的真實感動送回台灣。
我們要清楚地表達以下幾點:
一、我們肯定台灣兩個主要政黨以公投提案的方式,將對台灣參與國際事務的主張,用直接民主的方式交由人民自決,因此我們將會督促兩黨履行自身提出的政治主張,並尊重民主程序。
二、我們不贊成任何政黨以拒領對方公投票的方式,不僅它 剝奪公民社會討論公共議題的空間。這種勝選操作 來爭取選民認同、只是為了達到選舉效果,模糊台灣整體的利益: 既然我們有投反對票的權力,又何需用杯葛具有表現民主價值的公投程序 。 更何況「拒領對方公投選票,但歡迎支持我方提案」的思考邏輯,不僅不符合民主常態,在台灣已激烈的選舉氣氛下,造成的政治紛爭,使得台灣被國際孤立的事實無法凸顯。兩票都領不是為了單一政黨,而是為了表達台灣人民共同的心聲:我們要加入聯合國。
三、我們不能苟同人民選出的民主代議士 ( 立法委員 ) 要求人民拒領公投票。 代表間接民意的立法委員要求人民不行使直接民意,這在任何正常的民主國家, 都是無法想像的。既然 『台灣前途我決定』 已成為兩黨有共識的價值,為何還反對直接民權的行使?既然兩黨都在某個程度贊成公投,認為「公投綁大選」是淪為某個政治操作的疑慮救已經不存在。就更應該讓公投議題能夠在大選之外獨立思考,思考台灣大選如何幫助公投?
四、因此我們不能接受社會上某些人士,打著強調公投神聖性的大旗,來杯葛這一次的公民投票。既然強調公投的價值,更不應該用鴕鳥的心態來看待台灣『鳥籠公投法』不合理的荒謬現狀?既然要捍衛公投價值,為何不能同時正視公投門檻過高間接抑制人民的直接民權?難不成,這又只是雙重標準的政治考量?我們不僅要呼籲大家參與此次公投,更要表達我們要求兩黨 修改目前的鳥籠公投法的訴求。 儘管如此,只要公投要舉辦,不管入 / 返聯,就要讓他過關,台灣表達國際承認的意願,才能被世界聽到。
五、我們不贊成將此次台灣的入 / 返聯公投矮化為國內的政治意識形態紛爭,只要人身處在海外一段時間,就可以深深感受到台灣無法成為一個正常國家的痛楚,台灣不只是我們的故鄉,更是保護我們在海外的護身符,此次公投絕不是台灣內部意識形態的紛爭,而是攸關台灣的國際處境、台灣人民旅遊或旅居國外、海外學子就學、因公赴外人員、外交人員等的福祉尊嚴。
三月十七日 ,『歐洲議會雜誌』刊出了歐洲百位議員共同聯署支持台灣入聯的消息,參與連署的歐洲議員涵蓋了幾乎所有的歐盟會員國:重視民主人權普世價值的歐盟友人,在不畏懼中國打壓的強大壓力下,以具體聯署的方式支持台灣加入國際社會。我們反而憂心:在國際友人都願意聲援台灣之際,若台灣人民自己反而傳達出不願意加入國際社會的錯誤訊息:一旦公投沒通過,甚至可能被誤解願意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份時,這對台灣的外交、以及在前線工作的外交人員將會造成多大的打擊?這將會更加強化目前國際政治受到中國政府壓力而採取的「一中政策」,忽略「一個中國、一個台灣」的現實狀況,使得台灣在國際上更形孤立,也讓台灣的外交工作更難推展。
台灣的朋友們,當我們在世界各地的新聞上看著於西藏拉薩發生的中國武力鎮壓事件,當我們看見在世界各地的西藏朋友示威時的絕望痛苦表情,我們應該珍惜如空氣般不可或缺的民主生活、以及表彰民主價值的公民投票權力,因為這正是是西藏朋友們犧牲生命所努力爭取,而目前尚不可得的寶貴價值。
我們誠懇地呼籲大家:請珍惜手中的民主權力,參與入 / 返聯公投,投台灣一票。

2008年2月28日 星期四

拾穗


對應L309421617的流浪撿拾計畫,我想到在幾年前看到的一部紀錄片,「Les Glaneurs et la glaneuse」“拾穗者”。是由法國新浪潮阿媽AGNES VARDA所拍的,由於看這部的時間有點久了,所以我有點不太記得全部的內容。

片子的一開始是一位老女人受訪者開始喃喃她母親是如何教導她拾穗的美德,接著提及米勒的“拾穗者”每當麥子收割完時,農人不會全部撿拾乾淨,總是留些麥子給附近的窮人讓他們去“拾穗”。在片子的一開頭,她去了一間馬鈴薯農場,馬鈴薯農場會把太大會太小,形狀太奇怪的馬鈴薯給丟棄,附近的小孩們就會興奮的拿著桶子去撿回家,VARDA也蒐集很多愛心形狀的馬鈴薯,當這部片拍完時,這些心型馬鈴薯也都發芽了。

這裡還提到一個有趣的東西就是「保存期限」,我們自己發明了這個詞來自己嚇自己。片中另一名活蹦亂跳的被紀錄者,擁有固定工作和收入並享有社會福利保障,但是他卻吃了十五年的垃圾,他的飲食百分之百靠垃圾桶裡的丟棄食物,這位自嘲為他人眼中激進分子,說了一則至理名言:「人們依賴使用期限過活,用鼻子聞就知道東西壞還是沒壞。」的確,人們對存在的背書由貨幣又多了一項“使用期限”,他忿慨指責過度的消費破壞其他生物生存的權利。

最印象深刻的是有一個學者,他每天早上都在菜市場撿拾地上的蔬果來吃,吃飽後,就在火車站前賣地圖,晚上就到一些移民中心,教導那些移民們法文。片中有許多的拾荒者,他們有著各自的理由而去撿拾,有人為了生活而撿拾,有人為了創作而撿拾,有人會了喜歡撿拾而撿拾。這裡有篇文章寫的還不錯,可以閱讀看看。

http://youth.ngo.org.tw/literature/literature-20050511.htm

http://www.wretch.cc/blog/shihlun&article_id=1652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