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28日 星期四

拾穗


對應L309421617的流浪撿拾計畫,我想到在幾年前看到的一部紀錄片,「Les Glaneurs et la glaneuse」“拾穗者”。是由法國新浪潮阿媽AGNES VARDA所拍的,由於看這部的時間有點久了,所以我有點不太記得全部的內容。

片子的一開始是一位老女人受訪者開始喃喃她母親是如何教導她拾穗的美德,接著提及米勒的“拾穗者”每當麥子收割完時,農人不會全部撿拾乾淨,總是留些麥子給附近的窮人讓他們去“拾穗”。在片子的一開頭,她去了一間馬鈴薯農場,馬鈴薯農場會把太大會太小,形狀太奇怪的馬鈴薯給丟棄,附近的小孩們就會興奮的拿著桶子去撿回家,VARDA也蒐集很多愛心形狀的馬鈴薯,當這部片拍完時,這些心型馬鈴薯也都發芽了。

這裡還提到一個有趣的東西就是「保存期限」,我們自己發明了這個詞來自己嚇自己。片中另一名活蹦亂跳的被紀錄者,擁有固定工作和收入並享有社會福利保障,但是他卻吃了十五年的垃圾,他的飲食百分之百靠垃圾桶裡的丟棄食物,這位自嘲為他人眼中激進分子,說了一則至理名言:「人們依賴使用期限過活,用鼻子聞就知道東西壞還是沒壞。」的確,人們對存在的背書由貨幣又多了一項“使用期限”,他忿慨指責過度的消費破壞其他生物生存的權利。

最印象深刻的是有一個學者,他每天早上都在菜市場撿拾地上的蔬果來吃,吃飽後,就在火車站前賣地圖,晚上就到一些移民中心,教導那些移民們法文。片中有許多的拾荒者,他們有著各自的理由而去撿拾,有人為了生活而撿拾,有人為了創作而撿拾,有人會了喜歡撿拾而撿拾。這裡有篇文章寫的還不錯,可以閱讀看看。

http://youth.ngo.org.tw/literature/literature-20050511.htm

http://www.wretch.cc/blog/shihlun&article_id=1652523